想群众之所想 急群众之所急
——施秉县政协开展精准扶贫工作记事
□舒忠平
“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精准扶贫工作思路,对不同的致贫原因采取不同的扶贫措施,需要搬迁的给予搬迁;缺少致富技能的进行扶贫培训;因缺少产业发展资金的给予资金扶持……”自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施秉县政协领导班子以“严”字要求自己,以“实”字扎实开展工作,扶真贫,真扶贫,助推精准扶贫工作出实效。
进村入户 摸准情况
“进村帮扶就是要为群众办实事、谋实事。特别是精准扶贫工作,一定要摸准情况,哪些群众是真正的困难,需要帮助,作为政协班子领导干部,一定要掌握,避免精准扶贫不准,要让真正需要帮助的群众,享受到我们真正的帮扶。”施秉县政协主席彭黔英如是说。
为了更好的掌握自己所联系挂帮村里贫困群众的情况,真正做到精准扶贫,彭黔英虽然工作事务较多,但是她不辞辛劳,亲自深入到村里,针对镇里上报来的贫困户,进家入户了解情况。
“贫困户杨明发家,全家4人,有田土4亩,有鸡5只,杨明发本人患淋巴癌,家里没有一件成形的被褥,睡在水泥砖搭建的床上。”每走到一家,彭黔英都会把每家每户的基本情况详细记录下来,以便和镇、村、小组代表召开会议商议谁家更需要帮扶,谁家适合发展什么产业。为帮助杨明发度过难关,彭黔英通过协调,从大病医疗、号召县政协机关干部捐款等多渠道,以钱、粮、物等形式帮助杨明发。彭黔英说:“改革开放这么多年,我们的群众因病返贫,竟连一张床也睡不上,我们内心难安。”彭黔英组织县政协机关干部职工筹集资金,给杨明发家购买了席梦思和被褥等床上用品,还亲自到杨明发家帮助其把新床铺上。
在彭黔英的带动下,为了让更多困难群众能享受到精准扶贫相关政策,县政协领导班子和干部都在默默的用自己的工作方式开展着精准扶贫这一工作。比如,为惟患地中海贫血症的潘家胜家捐款2万元。截止目前,县政协机关领导班子、部委主任都有自己的精准扶贫对象。
建档立卡 扶贫有据
“实施精准扶贫重点是建档立卡,为了对扶贫对象精准分类,准确识别扶贫对象,找出致贫原因,分类制定脱贫规划,实现对贫困人口精细化管理、对扶贫资源精确化配置、对贫困农户精准化扶持,做到对象精准、规划精准、资金项目精准、脱贫措施精准和组织领导精准。”县政协副主席王作飞如是说。
县政协领导班子、驻村干部通过详细的调查摸底后,与村两委干部、村民代表、村民小组长等召开会议,按照倒排法确定全村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对象名单公示后,采取精准分类法对扶贫对象进行建档立卡。在档案上,可以直接看出扶贫对象是否“因病、因灾、因残、因学和缺资金、缺技术、缺劳力、缺动力”等原因致贫,实现鼠标一点、民情尽显的管理模式,只要以后有什么扶贫政策,根据建档立卡的名单就能知道哪些群众需要哪一类的扶贫。
分门别类 精准帮扶
为了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县政协领导班子、驻村干部通过前期扎实摸底调研和建档立卡工作,对自己所联系的贫困户进行认真分析,找准贫困原因,定准贫困类别,因户施策,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精准扶贫工作思路,对不同的致贫原因采取不同的扶贫措施,需要搬迁的给予搬迁;缺少致富技能的进行扶贫培训;因缺少产业发展资金的给予资金扶持等等。
今年以来,针对部分群众的致贫原因,县政协领导班子、驻村干部,协调多个部门,对因病致贫的群众申请医疗救助;对全因学致贫家庭帮助申请雨露计划助学金;对缺乏技术致贫的组织困难群众学习;对有能力和特长的农户予以帮助扶持,已使数十个贫困户走上了致富道路,这其中,有养猪、养羊、养牛、养鸭甚至养牛蛙的,还有种植大棚蔬菜的,也有开办家庭作坊烤酒的,这些昔日贫困户,如今已经走上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