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尘修行
□陈明红
放不下责任的牵绊,我们身在红尘。挣不脱红尘的烦扰,我们以淡看一切的心态在红尘修行。于是,我们身在红尘,心在修行。
年轻时,认为修行就是找一清静优雅之处敲着木鱼念经,刻意的与世隔绝便得清静。经历了生活的磨练,心胸被痛苦和委屈撑大后,才明白真正的修行是修心。如果在寂静无人的夜里心乱如麻,彻夜难眠,那么再清静的外界又与心静有何相干。所以,真正的修行不必刻意的离尘避世,正如真正的清静不可以刻意一样。
在红尘修行,是在心灵深处为自己亮一盏不灭的心灯,无论红尘攘攘,迷雾重重,让它始终明亮你的心灵。因为心灵就是世界,美丑善恶、喜怒哀乐都原生于心灵这片原始的土地。在心灵深处为自己亮一盏心灯,让它恒久聚焦的光热始终温暖你的心房,明亮心灵的世界。心灵的世界明亮了,就不会迷失方向。那么,无论身处何境,遭遇何故,你最终会走上由爱心和责任牵引的人生道路,是这份放不下的爱心和责任燃烧着生命的信念,赋予了生命的意义,那么红尘修行,注定是完成人生使命的必修课。
在红尘修行,是修炼自己承受挫折的韧性。在生命长河里,变数难测,世事难料,生老病死爱恨别离之人生八苦无疑在考验我们的承受能力。当痛苦得没有力量痛苦的时候,要给自己走出来的机会,不要自己把自己逼到死胡同里憋死。因为身心不能承受之重也会像超负荷的绷得太紧的弹簧,说不定某一天“咔嚓”一下就断了。于是,“拯救自己”便是人生某个时段内心的强烈呼唤。因为拯救自己,便学会在平庸里快乐,抛弃所谓深刻的痛苦,强迫自己不思考、不纠结那些悄然落泪的往事。强迫不是内心所从,那么倾诉就会成为一种需要。放不下,就允许自己以超越的心态提起笔和自己说话,这种自己和自己说话的方式可以消磨已经孤独成了凄凉的时光。忘记只是一种超脱的说法,已经融入生命的伤痛不可能真正忘记,不能刻意忘记,更不需要刻意想起,只能慢慢习惯接纳现实,超越苦难,让苦难成为真正的财富。这种历练后的成熟是从从容容的淡定和镇定自若的力量,也是我们屡经挫折,将灵魂置于死地而后生所练就的能耐,活着需要这种能耐,活着甚至比死亡更需要勇气和力量,这时,我们真正懂得坚强乐观不是麻木和愚钝,而是一种生存的大气和智慧,悲悲戚戚只是情绪的奴隶,是不成大器的小我。
在红尘修行,是修炼一颗感恩的心。懂得感恩才会知足和宽容,知足才会珍惜,不论身处逆境顺境都是值得珍惜的,因为人生没有荒废的时光,即使身陷囹圄,刑期也可以当成学期。宽容就不会小肠窄肚,心胸开阔了,就懂得“宁可负我,不可负人”既是舍也是得的道理;心胸开阔了,就会弃人之缺点,扬人之优点。眼睛只盯着别人缺点的人,必定是气量狭小之人,成不了大气候。善于捉摸并学习别人优点的人是智慧之人,智慧之人懂得取各家之长补自己之短,不知不觉中积累起来的正能量会成为生活的动力源泉。
在红尘修行,是修一颗真善的心。虽然真善的“秉性”会使人把人性理想化而吃了苦头,但真善能使人在人生路上屡踣屡起,成为精神上的力量源泉。人,如果没有这种力量源泉,跌倒了就很难爬起来,甚至就爬不起来。真善使人在万念俱灰的时候还能找到美好的东西带给自己生的希望,因为真善的人内心的世界是美丽的。
在红尘修行,是修炼人生最佳的境界。有人说过“人生的最佳境界是丰富的安静”,说得太好,“丰富的安静”是一种阅透人生的淡定,是一种品味生活,手捧香书与清茶时的痴迷也是这种最佳境界,这种境界让人不知不觉中少却了怨叹与愤懑,忘记了孤独甚至凄凉。其实孤独也是一种美丽,凄凉也是一种凄美,人生因酸甜苦辣才丰富多彩,所以不必苦苦寻找答案或渴盼理解。尤其是爱情,它需要两个人共同完成,爱情的本质纯洁美好,是人性的弱点将它玷污,所以要追求纯洁美好的爱情,首先要修善人性。因为人性的弱点,付出与回报不一定成正比,所以才有负心和绝情一类的字眼。也不必解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把你褒上天堂,有人把你贬向地狱,是天堂还是地狱,都不尽客观,外人更多地充当了看客。那种破坏你人生、浪费你生命的人放弃就是得到。懂你的人愿意爱你的沧桑,相信每一个人都会被人一生想念,只是愿不愿意知道和面对而已。不懂你的人不必费神费时和勉强,人有共性与个性,共性人皆有之,个性形形色色,来自不同的家庭,接受不同的教育都会影响人的个性。个性差异导致不同的人生观念、价值观念而影响做人的方式,所以不谋而合与分道扬镳都很自然。由此想起“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道理,植物尚有此性,更何况是情感动物的人。婚姻也是同理,夫妻双方就是彼此生存的气候、土壤,婚姻之树是生机蓬勃还是枯萎衰败,是要讲运气和适应能力的,所以“男人怕上错床,女人怕嫁错郎”。组合得好,就是珠联璧合,得心应手,让男人的刚性之爱和女人的柔性之爱因对方而淋漓尽致方为幸福,否则便是一种男人不像男人女人不像女人的压抑之痛苦。棋逢对手是乐趣与进步,好的夫妻应该更谦逊与优秀,谦逊是尊重和欣赏对方,优秀是对方的亮点折射了自身的不足而不断修善自己的结果。不仅如此,其实,真正的爱是扎进生命土壤的根,无论那个人走得多远和多久,你会感觉他一直没有离去。这才知道爱的份量其实很重很重,于是懂得了爱是不可以妥协的,如果妥协地选择而不妥协地接受,那注定是要失败的,更何况人生还掺杂了不可把握的变数和许许多多的无可奈何。知道了爱的份量,爱字就说不出口了,因为爱是深深的喜欢,是责任和执着,执着就是甘苦与共,不离不弃,所以爱字一旦说出口,就担心空气会让爱失去水分而减轻了份量。不需要爱得轰轰烈烈,只想要恒久、真实的平平淡淡和恩恩爱爱。有谁喜欢心灵漂泊呢?所谓“我是我自己的归宿”,毕竟只是一种十分超脱的境界,也有一种无奈。如果注定要承受孤独,也不必把爱情当成空气和水,没有爱情是一种缺憾而不是没有了全部。真善的人更懂得知足和感恩,就会发现自己拥有很多,亲情、友情、爱心和责任,都是快乐的源泉和生活的动力,那么挽着九十高龄的老母逛时装店是一种美丽和福气;与好友爬山、徒步、打球或共进晚餐,也够惬意和过瘾;一个人听着音乐玩十字绣何尝不是一种享受;抑或醉拍栏杆、独倚窗台、泪流满面又何尝不是生活的馈赠。酸甜苦辣、得失荣辱、聚散离合……只要以真善的心走过岁月的风风雨雨,便是无怨无悔的多彩人生。
在红尘修行,终归是磨砺人的心智,磨砺自己在起起伏伏的人生中淡定从容,以不变应万变的定力,最终让智慧和心态成为真正的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