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平:大招商 招大商 大发展
本报讯(杨理显)6月17日,黎平县委、县政府与光彩国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就土壤改良、植物克隆、中药材种植、文化旅游、文化创意、公路建设和城市开发等12个方面的项目达成合作意向,合作基金规模达50亿元。
光彩集团成立于1989年1月,是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直属的投资银行式的控股公司,以“动员相对大型民营企业主动参与国民经济结构调整与体制改革,培育新经济增长点,将光彩事业引向深入”为宗旨,是民营企业界涉足产业整合、国企重组、新兴产业开发、大型基础建设等领域的战略研究与战略性资源配置的工作平台,同时也是政府、大型国企、国际投资者等方面高层对话、交流的组织载体。
据悉,6月14日,光彩国际投资集团总裁任伟率领旗下相关企业总裁、企业家、专家等25人,到黎平县开展第二次投资性考察。此次,光彩集团深入黎平县相关乡镇、村寨、企业和项目点对该县农业开发、交通建设、工业发展、文化旅游、节能环保、经济融资等9个方面的项目进行详细考察,并最终达成了12个方面的合作协议。
近年来,黎平县以绿色转型发展为导向,推动县企合作,产城互动,本着大招商、招大商、大发展的思想理念,以“文化引领、开放带动、城乡统筹”为主战略,紧紧抓住高铁发展新机遇,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大力实施环境提升、产业突破和民生改善三大工程,加强环境建设和效能建设,为黎平转型跨越发展和招商引资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人文环境,为黎平的发展聚集了人气、财气。2014年,黎平县招商引资签约资金达70.2亿元,累计完成到位资金(含续建项目)达57.8亿元,社会生产总值完成55.8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6亿元,同比增长了36%。
黎平国土面积4441平方公里,历史文化深厚、民族风情浓郁、自然风光旖旎、生态环境良好,森林覆盖率达74.6%,人均占有耕地面积1亩以上,是全国林业重点县。自明清以来,黎平就是黔湘桂侗族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随着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特别是贵广高铁的建成通车,黎平已经从贵州的山区县成为贵州出海通道的桥头堡和珠三角进入贵州的第一站、第一城,区位优势凸显,发展瓶颈得以破除,增强了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的先决条件。面对未来的发展,黎平早已谋篇布局,不仅要守住这块净土,还要将这块净土建设成黔湘桂交汇的区域中心城市、面向泛珠三角的绿色食品基地和面向全球的国际旅游目的地。目前,黎平县有茶叶基地23万亩,油茶基地25万亩,中药材基地6万亩,香禾糯种植5万亩,并按照“五带十园”的发展规划,在交通干线沿线、旅游重点沿线规划建设10个年产值达2000万元以上的农业产业示范园,大力发展特色、高效、安全、生态农业,加强发展生态工业,形成产业发展带动效应。在肇兴景区的带动下,2014年旅游接待人数225.6万人次,同比增长33%,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4.9亿元,同比增长37%。按照黎平县“后发赶超三年攻坚行动计划”的发展要求,该县正在实施“中路突破”工程和打造“百里侗寨”精品旅游路线,以产业转型撬动县域经济发展。
据了解,今年以来,共有全国工商联、天津商会、海南省异地商会等20多家商会50多个企业到黎平考察投资项目,签订正式项目5个,签约资金6.9亿元,完成落地项目4个,项目资金达0.675亿元,为黎平绿色发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提供了厚积薄发的战略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