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头大山古茶籽化石改变了世界茶叶的历史
□李月成
贵州省晴隆县碧痕营镇新庄村的云头大山是世界上唯一的一颗古茶籽化石的发源地。云头大山山势巍峨,常年云雾缭绕,从云南方向绵延数百公里,经兴义、兴仁、盘县、普安,直奔晴隆县的新庄村云头寨而来,故称为云头大山。上世纪八十年代,全省茶树资源调查组在晴隆县云头大山发现一似茶树种子的化石。这颗四球茶籽化石的发现,把世界茶历史推进了一百万年以上。植物形成化石更加艰难,世界上茶科化石极为罕见,茶科种籽化石更是难得,实为稀世珍宝。也许这枚古茶籽化石还会将茶历史推进得更加久远。据史书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乎鲁周公”(唐代陆羽著《茶经·六之饮》)。民间有一个广为传颂的传说,说的是“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茶以解之”(清代陈元龙著《格致镜源》)。这个故事估计发生在近一万年前。唐代陆羽(733-804)著《茶经》,“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新茶”,才逐渐形成了茶文化,也距今不过一千两百年历史。而我的家乡云头大山发现的这枚古茶籽化石经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鉴定:该化石属“四球茶”,时代为晚第三纪至第四纪。考证鉴定下来,距今至少一百万年了。它是世界上发现的迄今为止最古老的唯一一颗古茶籽化石。更令人惊奇的是,它形状如一座大佛,仿佛在告诉人们,云头大山是神山,山上的树是神树,山上的古茶是神茶。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动不得,因为都是神,茶籽化石就是茶叶的佛、茶叶的根、茶叶的神、茶叶的祖仙,穿越百万年的沧海桑田而来,要带给我们这些生于斯、长于斯的大山人无限遐想,为天下苍生祈福安康。
云头大山森林茂密,山花遍野,清泉流石,丰润的大山孕育着大山深处数百万山里人。我幼年时就常在山中掏猪草、挖野菜、放牛、背柴草,大山磨练了我,也养育了我,使我具有了大山一样坚毅执着的性格、大山一样忠诚向上的信念、大山一样朴实无华的品行。游子再远也魂牵故土,树高千尺也忘不了根。无论身处何处,变的是岗位,变的是地方,不变的是我对大山的依恋,无论走到哪里,都有大山,走到哪里都是大山人。云头大山都是我心中一座神圣的殿堂、一片纯洁的净土。我无时不刻都在怀念着那里的村村寨寨、父老乡亲、山山水水、森林野草,特别是那枚四球古茶籽化石,总是提醒我是否还惦记着大山里的日子?是否还惦记着父老乡亲的养育之恩?有时真是一种幸福的回味,它让我忆起了早已远去的童年往事。我常想,上天赐给家乡这枚古茶籽化石,它是云头大山父老乡亲的福气,是贵州各族群众的福音,如果利用得好,就会给山区人民造福,助推世界茶产业发展,只可惜它仍然深藏在云头大山中,高山云雾里。云头大山对我的养育之恩我至今无法回报,心中的愧疚与日俱增。临近花甲之年,我总想为家乡做点事来报答云头大山里的父老乡亲,那枚古茶籽化石激发了我的灵感,激发了我知恩图报的渴望,我们要让世人目睹古茶化石的风采,感知它的沧桑,品味它的华贵,汲取它的灵气。我想协调各方力量,寻求各方支持,兴建一个“中国古茶籽化石博物馆”,再围绕博物馆建设一个包括晴隆碧痕镇、沙子镇、大厂镇、地久乡和普安青山镇、新店乡、地瓜镇、江西坡镇,面积达498.5平方公里的世界一流的4A级以上古茶园风景区(园区)。我深深的知道要规划建设一个近500平方公里的世界大古茶园区,这是一个浩繁艰巨的工程,但与古茶籽化石百万年来的风雨沧桑相比,与云头大山直上九霄的气势相比,与大山深处父老乡亲宽阔的胸襟相比,与世界茶产业的发展前景相比,它应该又是何其渺小!无论怎样,我们一定要把古茶籽化石供奉在世界茶叶的最高殿堂,引领茶叶的发展方向。近年来,我千方百计为建设“中国古茶籽化石博物馆风景区(园区)”设想规划、奔走相告,我不舍昼夜,无论是天晴下雨都风雨无阻,专情无悔。我盼望风景区(园区)建成后,云头大山能成为一个美丽的世界大茶园,让大山里的各族群众,家家有茶园,户户有茶庄,人人吃茶饭,个个奔小康,乡亲们过上世外桃源仙境一般殷实富足的生活,那该是多么美好的愿景!我常为此愿景而魂牵梦绕,朝思梦想,有时甚至一想就到天明。
我梦想能在那里兴建一个古茶籽化石博物馆。馆内珍藏古茶籽化石为主的贵州省内各种植物化石,以植物化石为线索,直观而全面地展示各种茶树和其它各种植物的进化演变历史,让游客走进博物馆就能了解各种茶树及其它各种植物的浓缩演变。俗话说得好,“百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文人七件宝:琴棋书画诗曲茶”,这些都充分说明我们在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中都离不开茶,百姓不可一日无茶。走进博物馆,游客就能通过展示了解茶的历史,增长茶的知识,沉浸在浓厚的茶文化氛围中流连忘返。在博物馆前面或者后山上还要塑造一尊特别巨大宏伟的古茶籽化石佛像,以栩栩如生的形象展现茶叶的神、茶叶的根、茶叶的祖,吸引茶叶人来这里烧高香、敬茶神、拜茶佛。因为古茶籽化石形如大佛,它本身也是茶叶的根、茶叶的魂、茶叶的祖、茶叶的神、茶叶的佛,不到这里,怎知茶史?不到这里,焉知茶文化?不到这里,怎能进行茶研发,不到这里,又如何悟透人生?
我梦想能在那里打造一个培训和科研基地。我常思,为什么云头大山父老乡亲守着青山绿水但至今还不怎么富裕?是因为这里的文化相对滞后制约了经济发展,文化和经济还未相互促进产业开发。为什么贵州茶园面积600多万亩,名列全国第一,是全国的茶叶面积大省,但仍不是全国茶叶强省?因为贵州茶叶品牌小、散、弱,茶叶深加工不够,附加值不高,茶叶的品牌与价格、茶叶的市场和科技还未有效带动茶产业发展。发展茶产业就要形成完整的产、学、研链条,在云头大山先建培训和科研基地,再逐步发展为茶叶高职院校,让大山里的孩子们不出家门就能学到茶叶真知,让全世界的茶叶工作者都去那里种茶、学茶、研发茶,让天下游客和茶叶人都必须到那里看大山、看云雾、看茶海、看茶叶大佛、取茶叶真经。我相信,到那时,云头大山一定会为贵州、为中国、为全世界输送大量种茶、管茶、制茶、经营茶的人才,也能依靠自己的力量研究开发成功“云头古茶”、“云上茶叶”世界品牌茶香飘向海内外,因为这山、这水、这空气、这土壤注定了是出国际国内名茶的好地方。我们要让云头大山的古茶和都匀毛尖、湄潭翠芽、绿宝石等国际国内品牌茶叶一同引领贵州茶叶发展,让贵州茶叶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我梦想能在那里设立一个很原生态的恢弘茶艺表演区(展示区)。云头大山莽莽逶迤,现有20多万亩云南大叶种茶叶的茶场和茶区,站在云头大山看茶园,满园春绿,一望无垠,将来把种苞谷的土地都改成种云南大叶种茶后茶区更是辽阔无比,将来的发展要以加工红茶为主,古茶区里一片红,简直就是一幅巨大的山水画,可以浓墨重彩。在那里,可以划一个较大区域设立茶艺表演区(展示区),分不同区(馆)展示各个国家的茶艺表演、各类名茶的茶艺表演和中国各个朝代各个民族的茶艺表演,让游客来到这里学习茶知识、感知茶文化、欣赏茶艺术、体验茶饮品,绿茶、红茶、黄茶、花茶、白茶、黑茶、砖茶、乌龙茶、紧压茶都应有尽有,都能品尝。茶为万病之药,红茶、绿茶均为传统抗癌饮品,茶不但能抑制亚硝酸胺这种诱发胃癌的物质形成,同时对其它致癌物也有相当强的抑制作用。茶还可防治骨质疏松。云头大山古茶区的茶叶纯天然、富营养,是高质量的保健品,更是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安神明目、消食醒酒、通便利尿、祛痰止咳、消炎抗癌、降血压、降血脂等多种功能。让天下游客到这里喝了“云头古茶”、“云上茶叶”,都能感觉到古茶区的茶叶甜,古茶区的茶叶香,古茶乡的仙境茗饮让我做梦都在想回茶乡!
我梦想能在那里建设一个世界古茶树、名茶树展示园区。因为中国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我们栽培茶树利用茶树已有3000年历史,我国所发现的山茶科植物共有15属260余种,且大部分分布在云南、贵州、四川一带,充分证明云南、贵州、四川是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在云头大山的核心区内,就有2万多棵挂牌保护的四球古茶树。在这里,可以建一个古茶树园,集中展示荟萃世界各地的古茶树和名茶树,供游客种植纪念茶树,体验观光,让观光客来到这里既可以看到云头大山的古茶树,也可看到世界各地各种各样的古茶树和名茶树,享受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风光的同时,领略欣赏民族风情。
我梦想能在那里建设一个大的茶叶专业市场和古茶城经营茶叶贸易。因这里交通四通八达,杭瑞高速和晴兴高速在云头大山脚下交汇,南北盘江、红水河中通道水路设置的贞丰县百层码头距云头大山不足百公里的高速公路,茶叶可通过中通道水路直达深圳出海沿“一带一路”走向世界。云头大山距沪昆高速铁路普安站仅40公里。还可在云头大山高地上建一个升降100架以上直升飞机的机场,云头大山距兴义机场仅70公里,交通条件更是锦上添花。便捷的公路、铁路、航空、水运形成了立体高速运输网络。借云头大山古茶籽化石之名,开发和打造“云头古茶”、“云上茶叶”世界级品牌茶。云头大山上生长的茶叶无污染,很具有保健功能,其中最重要的是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咖啡碱、茶多酚、氨基酸和芳香类物质。再依托“云头古茶”、“云上茶叶”的世界品牌茶,在晴隆沙子岭和普安细寨,规划建设世界一流的茶叶专业市场和古茶城,逐步发展为全国茶叶贸易中心和茶叶集散地。农产品就是卖品牌,国酒茅台从过去的几元钱一斤卖到前几年二千多元一斤,原料成本同样是四斤高粱,价格大不一样,就是国酒名牌的作用,茅台做品牌效应给我们作出了榜样。创造和用好品牌,要按照“先卖后种”的思路来拓展茶叶市场。因为要卖得出去才能赚得回钱来。《琵笆行》中:“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让买茶卖茶的人都冲着云头大山古茶自己的品牌到云头大山里来。为了吸引茶商游客,还要结合茶叶市场,配设高档宾馆酒店、会务中心、农家乐、商场、茶庄、加油站、汽车修理厂、停车场等完整完善的服务项目,服务好万千过往商人游客,让商贾云集,造福于无数桑梓乡亲。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我知道,现在它还是一个美丽的梦想,但梦想正在逐步变为现实。我坚信,有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有省政协各位主席的支持,我们将汇集普天下的茶叶人来这里投资兴业,共同发展。我们将制定更加优惠的招商引资政策、营造更加优良的投资环境,亲自登茶叶大企业家的门拜访他们,诚邀他们来云头大山古茶园考察、投资、开发,让全国的茶叶发展好的省市都来这里开辟一片古茶区、大茶场,让有名的茶叶大企业家每家都来这里开辟一片茶山、建设一个茶场、兴办一个茶庄、创建一个加工厂,茶叶大企业家们会给我们带来丰厚的资金、先进的技术、科学的管理知识和成熟的销售渠道,要让茶叶大家们在发展“云头古茶”和“云上茶叶”品牌茶叶的同时,享受清凉贵州优美的风光、清新的空气、明媚的阳光、美好的大自然、多彩的民族风光!特别是要凝聚世界有名的大茶叶企业家的智慧和力量,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没有钱的出主意,齐心协力开发好茶叶的根、茶叶的神,让天下茶叶人都来这里烧柱高香、寻根问祖、祭拜茶神,让古茶神来佑世界茶产业蓬勃发展,后继兴旺。孔子讲:“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我非智者,亦非仁者,但云头大山养育了我,我爱山恋山,尊山靠山,因为云头大山赐予我们信心和力量,我们将和众多喜欢古茶籽化石的人一道努力拼搏,直到“中国古茶籽化石博物馆”4A级以上风景区(园区)最终建成,成为大西南、大中华、大世界一个最漂亮的大茶园,一道最美丽的风景线!人比山高,脚比路长。不怕身冷、就怕心冷,只要我们大家都怀有一颗对古茶无比火热的心,大家的事情大家商量,大家的事情大家办,众人拾柴火焰高,千斤重担众人挑,有大家的共同努力,这一天并不遥远!
(作者系省政协秘书长、办公厅主任、机关党组书记)
1980年7月在晴隆县发现的“古茶籽化石”,经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鉴定,确认为晚第三纪至第四世纪的四球古茶籽化石,距今已有100万年以上,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最古老的、唯一的古茶籽化石。
1980年7月,原晴隆县农业局技干卢其明在该县碧痕镇云头大山发现了震惊中外的古茶籽化石。卢其明老人在当年古茶籽化石的发现地说起往事感慨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