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贵州”产好茶 黔茶远销欧洲国
□刘 容
穿行于贵州湄潭县、凤冈县等地,放眼望去,连片的茶园郁郁葱葱,十分惹人爱。
湄潭:打造中国最大绿茶交易中心
2014年,湄潭县茶叶产量3.75万吨、产值25.4亿元,分别占贵州省的20%、15%。从数据上看,湄潭县的产茶力不可小觑。
在此基础上,“中国茶城”项目在此应运而生。它是国家农业部定点市场、国家商务部定点出口市场,集茶叶交易、冷链仓储、物流金融、电子商务、4A旅游、贵州茶文化生态博物馆为一体。
据茶城工作人员介绍,“中国茶城”项目通过建立茶叶冷链物流仓储、电子商务、金融服务、期货交易、“茶旅一体化”五大平台,创新茶业服务模式,壮大当地茶业发展。
在湄潭县兰馨茶业公司可看到,翠绿的嫩芽、嫩叶经过做形、干燥、提香、色选、包装几个工段车间制茶设备和人工处理,完成了一趟华丽的蜕变之旅。随后,制作好的茶叶,在电商部的工作间里接单、打包,变成一个个方方正正的包裹,通过四通八达的物流运往全国各地。
“通过电商,我们的茶可以推广到全国,这种效应是不可估量的。”茶城工作人员说,目前该项目已完成一期建设,共入驻茶企及商户300多家。项目落成后,将辐射贵州省300万亩茶园,带动20万户茶农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届时,该茶城将成为全国最大绿茶交易中心。
凤冈:标准化建设把好茶叶质量关
“平原、丘陵、高原三种地形都能产茶,但海拔越高,产的茶越好。”凤冈县一名茶商介绍说。
从地形看,贵州境内有乌蒙山、大娄山、苗岭山、武陵山四大山脉,海拔较高,山地和丘陵占92.5%。以凤冈县为例,它位于大娄山南麓的富锌富硒地带,且处于产茶黄金纬度带,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为茶叶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如今,该县的“凤冈锌硒茶”在业界饱受赞誉。
为提升茶叶质量安全水平,近年来该县加强标准化建设,在建立生产加工标准基础上,权利推进标准化茶园建设,严格控制农药的投入和使用,建立茶叶质量检测体系。其中,建立“培训上岗制、市场准入制、定期检测制”等“9制”农药管理办法,对全县农药经营网点跟踪监管。在质量检测方面,成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检验站,由质监、工商、农牧、供销等部门组建农业综合执法队伍,不定期对种植大户、茶叶专业合作社、茶叶企业的茶园、茶青、茶叶成品抽样检测,实现生产、加工、贮存、销售全过程监控。
独特的地理环境,严格的质量安全把关,使贵州茶叶品质口感俱佳。以凤冈为例,茶叶通过欧盟414项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等食品安全指标的检测,且先后出口到德国等欧洲多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