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期公众热议,莫非柴静及其自费拍摄的雾霾深度调查《穹顶之下》。一夜之间,全国数亿人眼光齐聚雾霾问题。自2013年以来席卷大半个中国的雾霾,正成为国人的集体忧虑。而偏居西南一隅的贵州,今年春节期间空气污染为零,蓝天碧水、万物复新。
一方宝地孕育一方美景,一方美景带富一方人民。近年来,贵州聚全省之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在绿水青山“底色”上谋求生态与发展双赢,实现了生态美、百姓富有机统一。近期,本刊推出系列报道《穹顶之下,风景这边独好》,敬请读者关注。
《穹顶之下,风景这边独好》系列报道之四
“特色”变“绿色” “黔香”飘“四海”
□本报记者 董 瑶
民以食为天,美食,是生活的缩影,文化的符号,包含着数不清的风情典故、生活民情,同时,也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和财富。
多彩的贵州,当然也有着丰富多彩的“特色食品”,2014年8月,“2014品牌中国华谱奖”揭晓,“贵州茅台”、“老干妈”分获“叱咤全球的国家名片”和“实力雄厚的行业翘楚”,成为享誉世界的“中国名片”,巧的是,“它们”都来自贵州。
近年来,全省 “特色食品”产业快速发展,一批各具“特色”、“绿色”的“贵州美味”逐渐成型并香飘四海。
贵州“酸”
贵州苗族有句民谣叫“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蹿蹿”。贵州酸汤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丰富的蛋白质、微量元素和矿物质,有清肠、排毒、开胃、健脾、美容养颜,瘦身减肥等功能,有着上千年历史。
“近年来,随着‘老凯里’、‘鼎罐城’这些以酸汤为主打的餐饮企业走入市场,贵州酸汤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贵州乡下妹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曾先后开发了香辣系列、拌饭拌面系列、乡间小菜系列、豆制品系列、酸汤火锅底料系列等五大系列几十个单品。现在,人们越来越关注食品安全,因此,具有绿色、保健功能的酸汤,也将是我们企业发展的重点。”贵州乡下妹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彦雄对记者说。
“贵州酸汤的原材料是番茄和辣椒,而我们在研制过程中也发现,外省的辣椒是做不好酸汤的,因为辣椒的品种不一样,发酵后的口感也会更不一样。”陈彦雄表示,“因此,贵州酸汤产业的发展,可以更好地释放贵州辣椒、番茄等农产品产业的潜力,打开更大的销路,创造更多的财富。”
据了解,“乡下妹”自2008年开始开发研制酸汤火锅底料以来,现在已经拥有多项知识产权,如今,已是贵州三大上规模的酸汤调味料生产企业之一。现在,该品牌的酸汤已远销北京、上海甚至是美国。
“近年来,四川、海南也开始打出苗族酸汤的招牌,但经过调查研究,很多外省酸汤实质是番茄汁加柠檬酸,最多只能满足口感,但对人体脂肪燃烧、健康保健是毫无益处的。2012年,《贵州酸汤调味料》地方标准面世,我们也希望,其上升为国家标准。贵州应尽快努力把原产于黔山秀水的酸汤定义在贵州。”业内人士表示。
“‘健康酸汤’是我们企业酸汤品质的保证,一直以来,我们都是纯绿色发酵,不添加任何防腐剂,下一步我们还会强化工艺,成就贵州酸汤的最高标准。”陈彦雄说。
此外,记者从贵州省科技厅了解到,通过科研人员的多年研发,目前贵州酸汤不但可以制成火锅底料,还可以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料被制成纯谷物饮料、绿色保健品、不含合成化学成份的护发产品、天然调味品等等。随州“贵州酸汤”的华丽转身,其无疑将成为贵州特色的又一张“新名片”。
贵州“香”
白酒是贵州“五张名片”之首,对全省工业强省战略有着支柱性作用。而“茅台”更是其中响当当的“大腕”。“绿色茅台”这一概念,对于很多人来说应该都不会觉得陌生,因为茅台酒是我国白酒行业中为数不多的几个通过了绿色食品认证的产品之一。
获得了“绿色食品”认证的茅台酒是要相当认真遵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的,这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绿色食品必须产自良好的生态环境地域,以保证其最终的无污染、安全性;二是促进对绿色产地环境的保护和改善。
赤水河“集灵泉于一身,汇秀水而东下”。科学检测,赤水河水质无色、透明、无嗅无异味、微甜爽口,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成分,酸碱适度,钙镁离子含量均符合要求。特别是赤水河至今一直未受任何污染,不但符合饮用卫生标准,更是酿酒的宝贵自然水源。
赤水河流域生产的原生品种“红樱子”高粱,属糯高粱品种,颗粒坚实、饱满、均匀,粒小皮厚,是茅台酒的主要原料。从2000年开始,茅台酒厂直接投资,在仁怀市、习水县、金沙县建立起年产达10余万吨的有机高粱生产基地。目前,通过南京国环有机产品认证中心认证的有机高粱基地已达62万亩。
10多年来,茅台集团也花大力气将以前分散的燃煤烤酒改造为集中式锅炉供汽烤酒,解决了烟气处理问题和脱硫处理问题。据不完全统计,过去20多年间,茅台集团投入环境保护的各项资金近2亿元。建厂至今,茅台厂区无一例污染事故发生,连续多年荣获全国绿化先进企业称号,厂区绿化覆盖率已达到40%以上。
贵州“苦”
今年年初,毕节市召开了苦荞产业发展推进会。会上,毕节市委、市政府指出,苦荞作为“食、药、医、养、游、理”六位一体的产业集群,其生产潜力巨大,市场需求广阔。
作为该市苦荞主产区——威宁,种植苦荞历史悠久,具有“荞乡”之称,同时,也是中国“三大苦荞”(云南、四川、贵州)种植基地之一。近年来,威宁县狠抓基地建设。积极申请项目和国家荞麦产业体系试验站资金支持,采取苦荞基地建设与旅游业发展相结合建立苦荞原种基地,确保种子质量,加快新品种推广速度。采用“科研机构+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提高周边农民种植苦荞的积极性和种植技术,推动威宁苦荞产业的健康发展。按照“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威宁县狠抓龙头企业,对“爱心培、东方神谷、芦丁公司、谊朋合作社”等企业进行资金扶持,依托先进技术和科技创新,增强加工转化能力。按照“大生产、大流通、一体化”的要求,该县狠抓市场营销,大力拓展营销市场,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发展和规范订单合同,切实解决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问题。利用“威宁荞酥”商标,威宁县狠抓品牌建设,充分利用媒体宣传该县苦荞系列产品优势,依托以草海为龙头的湿地旅游和各种民族节庆,展示产品特色,积极参加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农产品展销会,进一步扩大威宁苦荞系列产品品牌优势与市场占有份额,推动全县苦荞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今年2月6日,,2015年“乌蒙山宝·毕节珍好”生态农产品展销会在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5号馆举办,“十余年来,在弘扬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我们不断探索、创新,改进生产工艺,发展系列产品,今年随着‘乌蒙山宝·毕节珍好’品牌的叫响,我们厂生产的苦荞醋、苦荞酱油也颇受了广大市民的喜爱。”毕节市天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随着苦荞产业的发展,苦荞面、苦荞粉、苦荞茶、苦荞醋等更多绿色、有机、安全的苦荞制品走出深山、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贵州“甜”
“我们这里漫山遍野都是花,不养蜜蜂还真可惜。” 26岁的习水小伙子王雪梦说,外地来旅游避暑的人多起来了,种花可以引来人潮,同时,将原生态的蜂蜜卖给游客。一举两得。
“蜂蜜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高级营养保健品,不同品种的花蜜具有不同的食疗功效。槐花蜜:其性清凉,有舒张血管、改善人体血液循环、防止血管硬化的作用;梨花蜜:其性甘凉,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润肺清热作用,能养阴润燥……随着我省‘大健康 ’产业的推进,蜂蜜产业将迎来巨大的发展空间。”业内人士表示。
夜郎蜂蜜是贵州知名品牌,如今在各大超市供不应求。据了解,贵州夜郎蜂业科技有限公司是贵州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公司主要产品有蜂蜜、蜂王浆、蜂花粉、蜂胶、蜂蜜刺梨干等,拥有产品专利30余项,在国内外设立销售专店150余家;是贵州唯一的蜂产品出口企业,其产品远销东南亚、欧洲及中东等。
贵州夜郎蜂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唐达忠说:“我们的产品完全按照国家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和农业部无公害蜂产品的管理方法来生产,所以才能打入欧盟市场。”
随着各种“特色食品”的走出国门,产业活了,经济发展了,贵州人民的生活也越来越有“奔头”,越来越有“甜头”。
卖场里琳琅满目的贵州酸汤。(记者 董 瑶/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