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智办实事 倾情竭力为民生
——铜仁市智力支边工作回眸
□李 燕 邹志勇
2014年,铜仁市智力支边办以科技传播和智力投入为重点,充分依托各级政协、各党派团体人才智力优势,千方百计为边远地区脱贫致富办实事,成为全市扶贫攻坚战场上的一支重要生力军。
学习培训助全面履职
抓住智力支边工作重在智力开发和智力帮扶的特点,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办法,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具有针对性的各类培训。2014年9月,在德江县成功召开了全市智力支边工作业务培训会。通过组织参观德江县高家湾现代农业园区、天麻育种基地等智力支边联系点建设情况,邀请市扶贫办专家作《减贫摘帽、精准扶贫》专题讲座。全市各民主党派铜仁市委或支部、市工商联,各区县政协分管智力支边工作副主席、支边办负责人,德江县智力支边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等70余人参加培训。组织区、县部分智力支边负责人参加在山东省青岛市举办的地方政协(委员)培训班学习。通过学习培训,智力支边领导小组的联系,增进了交流,增强了业务水平的提升,为更好地履职打下坚实的基础。
汇聚力量建好联系点
2014年2月,把印江自治县新业乡确定为市智力支边联系点。市政协主席陈达新、副主席王能军高度重视,多次深入该村与群众座谈和进行走访慰问活动,了解群众生产生活上的诉求。市、县智力支边办强力推进新业乡帮扶工作,协调有关单位和部门共投入帮扶资金155万元,围绕改善基础设施、协调60万元对文昌村通组路、锅厂村绿壳蛋鸡养殖场进厂公路等进行完善硬化;协调11万元帮助丰塘村实施排洪沟建设。帮扶新业乡大力发展野生猕猴桃产业,支持建立起专业合作社,协调13万元帮助新建了野生猕猴桃冷藏库。帮助打造精品休闲养生避暑乡村旅游,协调35万元全力打造珙桐园景区;帮助发展绿壳蛋鸡养殖产业。协调35万元实施芙蓉小学基础设施、乡村幼儿园和校园文化建设,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一年来,为新业乡调整产业结构等做了大量工作,该乡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一定改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与此同时,市智力支边办积极向上争取,为区县智力支边联系点解决11万元经费。多次深入碧江区小冬云村了解社情民意、走访慰问困难群众,针对群众反映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和76户群众占地资金补偿等问题积极与相关部门联系协调予以解决,并为该村送去价值4万余元的相关物资。为松桃自治县太平营乡白果村经果林种植基地协调市扶贫办5万元扶持经费,金果子专业合作社运作日益规范、科学,红肉蜜柚和新品种葡萄种植产量、品质提升,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白果村农户人均收入达到5000元。金果子生态种植专业合作社被农业部认定为“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被中国科协认定为“全国科普惠农兴村”。
捐资助学促教育发展
针对铜仁教育基础薄弱的现状,为改善办学水平,提高教育事业的发展,市智力支边办积极主动加强同民主党派、工商联及各界人士联系,引智引资,积极开展捐资助学活动。通过遵义市智力支边办与香港爱心人士沈大馨先生取得联系,深入德江县合兴镇合朋完小和印江自治县罗场乡两河小学进行实地考察后,两所小学各获得捐资20万元,用于修建学生宿舍楼和食堂。同时,为响应统一战线智力帮扶武陵山片区(铜仁)扶贫开发的号召,充分发挥民主党派智力优势,联合九三学社铜仁市委在印江一中设立“九三实验班”。实验班采取整班帮扶的形式,由九三学社铜仁市委为该班品学兼优且家庭贫困的学生提供三年的资金补助15万元,并将印江一中作为九三学社铜仁市委教育长期帮扶点,定期组织教育方面专家赴印江一中开展结对帮扶和教育教学培训活动。邀请上海市知识分子联谊会16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代表走进石阡县开展“同心”志愿服务活动,为石阡县青阳乡朝阳小学捐赠校舍建设资金40万元及文具用品等相关物资。积极争取民建省委10万元经费支持,为石阡县大屯小学电教室匹配电脑等相关设备。
凝心聚力办好事实事
发挥智力支边联系面广的优势,协调整合社会各方面资源,多方争取援助办好事实事。市政协主席陈达新、副主席王能军协协调市公路处10万元、市智力支边办2万元、碧江区财政局10万元共22万元,助推碧江区坝黄镇小城镇建设,为该镇宋家坝村至桐木坪乡卜口村连接公路,解决了断头路问题。
市智力支边办积极协助各民主党派铜仁市委或支部及爱心人士做好社会服务工作,全年协调各类帮扶资金1015万元。捐助2万元帮助石阡县灾后重建。与此,还积极争取民建省委支持,为石阡县人民医院捐赠救护车一辆,切实改善石阡县人民医院医疗救护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