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2期 本期16934版 当前A2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4-12-24

打造党盟共建平台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民盟遵义市委工作记事

□罗 怡 本报记者 王 吟

  近年来,民盟遵义市委在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发挥党盟联谊“增进互信、相互沟通、凝聚人心、服务大局”的特点,不断探索新时期以党盟合作共建促盟务工作发展的新思路,取得了新成效。

  主动沟通 筑牢党盟共建基础

  为了深化党盟共建,推动盟务工作,民盟遵义市委从思想意识入手,以制度为保障,确保党盟共建落到实处。

  明确共同的奋斗目标。一直以来,各民主党派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同心”思想为行动指南,围绕中国共产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履职尽责、主动作为。

  建立与完善党盟联系制度。民盟遵义市委建立完善走访中共基层党组织领导制度,明确了领导班子成员及机关干部每年至少要与三分之二的基层组织所在单位中共党委以及相关中共区、县委统战部有拜访活动;部分民盟基层组织也不定期地向部门中共党组织汇报相关工作。以汇报促沟通,在汇报增进互信,接受指导,争取中共党组织的支持。同时,民盟遵义市委结合红花岗区教育系统中盟员较多,统战基础好的特点,通过多次与中共红花岗区委统战部、区教育局走访沟通,真诚协商,促成了由红花岗区政协、区委统战部、区教育局联合召开的红花岗区教育系统党外代表人士推进会暨党盟联谊座谈会的召开,并促成了中共红花岗区委统战部《关于开展党的基层组织与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结对共建试点工作的通知》、中共区教育局党委《关于加强党外人士队伍建设工作实施意见》、《区教育局党委加强与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共建活动实施方案》等的出台。做到了“组织机构健全、工作职责明确、人员经费落实”。为统筹推进统战工作,提供了有章可循的制度保障,为党盟共建打下坚实基础。

  长效推进 打造党盟共建平台

  在打造结对共建平台上,民盟遵义十一中支部、民盟遵义联合支部、民盟遵义一中初中支部等基层组织还与学校基层中共党支部开展了“四个一”活动。即“过好一次组织生活,组织好一次相互观摩学习,开展一项课题调研,提出一条好的建言”活动,努力实现“友好合作、资源共享、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目标。

  共建平台建立以来,部分基层中共党组织以组织召开各种通报会、座谈会、联谊会的形式,及时向民盟盟员通报单位的重大工作事项,征集盟员意见、建议,邀请民盟基层组织领导参与单位重大决策,拓宽了盟员知情知政、建言献策的渠道,同时邀请盟员参加中国共产党的各种纪念活动,进一步深化了普通党员和普通盟员的基层统战意识。

  总结经验 党盟共建谱新篇

  党盟共建为民盟基层组织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一方面,基层支部盟员积极参加各单位组织的学习活动,在思想上与中国共产党保持高度的一致,在学习盟章盟史的同时,利用各级中共党组织开展的各种活动,共同学习时事政治、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在学习中增加了了解,增强了共识,密切了关系,进一步提高了对统战工作的认识,为建立高素质的参政党基层组织奠定思想基础。

  另一方面,部分盟员所在单位的中共党组织领导干部也主动与盟员联谊交友,倾听盟员的心声,了解他们的工作、生活状况,帮助解决民盟基层组织的实际困难,让广大基层盟员切实感受到中共党组织与盟组织的双重关心,进一步密切了党盟感情联系;一些学校还邀请基层盟组织负责人列席校务办公会,畅通了意见反馈的平台,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征集了不少盟员关于单位自身建设等各方面的意见、建议,有效激发了盟员参政议政的积极性。

  合作共建使基层组织活动形式更加多样化,活动质量不断提高,履职能力不断增强,政党意识越来越强。盟员的参政议政主动性也得到了增强,支部和盟员上报提案、社情民意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基层各盟支部间、基层党支部与盟支部间的互动增加,一些支部还开展了跨地区的基层组织联合调研活动。

  党盟共建也推进民盟自身建设上了一个台阶。组织发展上,有符合条件的发展对象时,民盟支部负责人积极主动向发展对象中共党组织征询意见,争取中共党组织的支持;在发展特别优秀的代表性人士时,民盟遵义市委领导抓住时机,主动与相关基层中共党组织及时沟通交流,为发展成员铺垫基础,促进遵义民盟组织不断发展壮大。

  在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上,在学历、年龄、职称等硬性条件满足的情况下,民盟遵义市委还征求单位中共党组织意见,深入了解他们在工作单位的现实表现,通过这样较为全面的综合调查考核,筛选拟定后备干部名单提交主委会议讨论确定,最后形成一支既符合近期发展需要,又适合长远规划的后备干部队伍。

  在参政议政和调研工作中,各支部按照“一支部一个调研课题,一支部一件精品提案、一支部四条社情民意”提交民盟遵义市委的目标,经民盟遵义市委沟通协调,多次邀请相关部门党政部门领导共同调研,合作开展课题研究,从选题、资料信息、经费等方面得到大力支持。

  党盟共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2014年5月中旬,遵义四中因校址搬迁问题,部分教师和学生有过激诉求,影响社会稳定,事件发生后,民盟遵义市委班子成员立即深入到现场,配合中共遵义市委、市政府,以民盟四中支部盟员为切入口,抓住时机对盟员教师进行思想疏导工作,了解真实信息和需求,安抚他们的情绪,感情上拉近了距离,从而成为反映人民群体不同意见的辅助管道,对及时化解事态危机作出了积极贡献。随后,按照中共遵义市委安排,民盟遵义市委驻会副主委、民盟遵义市委机关干部分别作为中共遵义市委进驻四中工作组第5小组组长和工作组成员,进驻四中开展调研和协调工作,在中共党委政府与学校师生之间架起了沟通桥梁,为四中事件尽快平息,回归正常稳定教育教学秩序作出了积极贡献,为中共遵义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依据,得到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