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3年剑指800亿元“蛋糕”
贵州全力打造新医药产业聚集“新高地”
本报讯(记者 田锦凡)10月30日上午,66个新医药产业项目在贵阳、遵义、黔东南、黔南、黔西南等地同步集中开工,总投资达285亿元。以此为基础,预计到2017年,全省新医药产业总产值突破800亿元,形成100亿元医药大集团1个以上、50亿元医药集团1个以上、20亿元医药企业10个以上、10亿元医药企业10个以上。
据介绍,新开工项目涉及中药、民族药、化学药、生物制品、医疗器械、研发服务、健康养生等产业,包括贵阳市修正药业产业园、国药集团骨科中药生产基地、益佰大健康医药生产基地、神奇智能化生态养老综合体(一期)、重庆希尔安道真医药基地、中国苗药基地和中国苗药养生城、龙里宏基中药材电商产业园等重点项目,投资规模达10亿元以上的有9个、5—10亿元的有9个。
医药产业是贵州“五张名片”特色优势产业之一,具有较好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近3年来,在“工业强省”战略推动下,全省医药产业稳步增长,规模以上医药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8.1%,2013年实现产值294.61亿元,同比增长28.5%,占全省工业比重3.7%。已形成中成药、中药饮片、化学原料药及制剂、生物制品、医疗器械、药用包装材料和卫生材料、中药种植业等七大门类,医药工业企业达254户,益佰、百灵、信邦、汉方、神奇、同济堂等一批重点企业入列“全国制药500强”。
今年,贵州省委、省政府以“抓新兴产业培育推进结构调整”的战略眼光,提出把新医药和健康养生业作为大数据产业的“姊妹篇”来抓,坚持走特色化、差别化、精准化发展路子,加快把新医药和健康养生业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8月,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新医药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贵州省新医药产业发展规划(2014—2017年)》,明确了贵州新医药产业发展目标和时间表、路线图,吹响了贵州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抢占新医药产业发展制高点的冲锋号。
按照新医药产业发展规划,贵州将走大品种、大集团、大体系之路。到2017年,全省新医药产业总产值将突破800亿元,培育20亿元医药大品种3个、10亿元医药大品种10个、5亿元医药大品种30个、1亿元医药大品种40个。同时通过优化产业结构,使中药现代化和中西医结合特色更加突出,中药、民族药支柱地位进一步巩固,药食两用产品跨越发展,化学制药、生物药、医疗器械和新医药衍生品加快发展,新医药产业体系基本健全。
引进国内外大型医药龙头企业扩大贵州医药增量,发挥重大项目的带动效应,是贵州省发展新医药产业的突破口和关键点。今年1至9月,全省累计达成新医药产业投资项目158个,总投资达530亿元,广药、修正、国药、康恩贝、悦康药业、华大基因等一批医药行业领军企业陆续入黔。贵州正成为中国新医药产业聚焦的新板块,产业聚集效应日益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