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大做强特色文化品牌
——“挖掘弘扬贵定多元文化,促进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协商研讨会侧记
□蒋天宏 本报记者 蒋兴华
当今世界的发展已经凸显出一种趋势:文化越来越多地展现出它的经济功能,经济的发展则越来越多地表现出文化取向。为挖掘弘扬地方多元文化,助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贵定县政协特邀有关专家学者到贵定献计支招。
9月23日,由省社科院、黔南自治州政协主办,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贵定县政协承办的上规模、有层次、高水平的“挖掘弘扬贵定多元文化,促进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协商研讨会在贵定召开,省政协、省社科院、省苗学会、省布依学会、省茶文化研究会、黔南自治州政协、贵定县四大班子等有关领导及其有关专家学者150余人参加。会前,大家兴致勃勃地参观了贵州金像实业总公司、贵定县人民医院标准化异地建设项目、金南新区市民广场、“八一”桥至庆熙桥河道景观改造等。会上,与会者从不同角度为贵定县如何促进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
认知多元文化 汲取改革正能量
当今时代,文化已成为民族凝聚力、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什么是多元文化,多元文化的实质就是包容和开放。
记者了解到,“挖掘弘扬贵定多元文化,促进经济社会跨越发展”专题协商研讨会,是贵定县政协继去年黔南自治州政协协商民主试点工作之后,对充分发挥基层政协优势、搭建协商平台、拓展协商渠道、助推跨越发展的进一步深入探索。如何集思广益、共谋发展目的,黔南自治州政协主席高金林作了重点发言。
高金林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发展先进文化明确提出了“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总目标,省委十一届四次、黔南自治州委十届四次会议都对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具体部署和要求。贵定如何挖掘弘扬多元文化,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应该从三个方面努力:
一是认知多元文化,汲取改革正能量。贵定有着悠久、多元的文化,底蕴深厚,要积极从中汲取改革的正能量,一是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弘扬主旋律;二是要推动多元文化改革创新,不断增强多元文化的生机和活力;三是要增强多元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四是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
二是挖掘多元文化,转化资源经济价值。贵定多元文化的挖掘要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政府相关部门要加紧制定相关规划,全面、深入、细致地做好多元文化普查工作,切实保护好这些民族文化瑰宝。
三是弘扬多元文化,助推贵定同步小康。要广泛开展贵定多元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普及活动,大力推进多元文化传播方式和手段创新,为助推贵定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文化软实力”的支撑和保障。
构建新常态下的院县合作
真诚合作,共谋发展,是当今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与地方政府寻求发展的一条可行之路。
如何构建新常态下院县合作的方式,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吴大华指出,协商研讨会,是省社科院专家学者了解贵定多元文化,与贵定本土专家学者交流学习的难得机会,也是开门办院、走基层、接地气,为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服务的一次新的探索和尝试。
贵定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也有着秀美的山川河流,自然与人文相辉映,构成了贵定熠熠生辉的多元文化。经济发展在于创新,文化精神则是创新的内在驱动力。因此,文化在今天的经济生活中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认清文化发掘与传承的滞后对于经济社会所产生的不利影响,预防或弥补这一缺陷,这是我们此次院县合作,共同对于“挖掘弘扬贵定多元文化,促进经济社会跨越发展”这一主题进行协商研究的命意所在。
吴大华认为,贵定县多元文化荟萃,成为支撑贵定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神基础。同时,当下的贵定经济社会文化也正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挑战,为了应对这种挑战,不仅需要本土专家学者的集思广益,献计献策,也需要借助外部的力量和智慧。 通过协商研讨,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对于贵定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对于社科工作者的科研水平和服务社会经济发展能力的提高,都是一件很有裨益,很有意义的事情。
且兰古国的贵定历史及其建议
在先秦至秦汉的贵州历史研究中,夜郎古国是最吸人眼球的。为什么?省黔学研究院院长、省史学会副会长、研究员范同寿说,应该是因司马迁的《史记》突出了夜郎与滇的记载的缘故。如果从区位的角度观察,且兰国的辖境,可以视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引擎的黔中。而根据相关历史记载,今贵定县境不仅是古且兰故地,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有可能是当时且兰国的中心地区。
关于贵定文化资源的挖掘、保护与利用,范同寿建议:
其一,在挖掘、整理与利用本县文化资源时,要力求突出文化特点、保持文化自然本色,形成文化的系统性,强化文化的生命力。
其二,文化建设要与县情变化丝丝紧扣。随着贵都高速公路,贵广高速铁路的通车,贵定的经济与产业布局必将发生巨大改变,文化建设如何适应这一变化,非常值得深思。
其三,探讨贵定的历史文化,既要有统一的规划部署,又应倡导有计划组织与民间自发研究的结合,同时还应充分借助省有关部门及兄弟县市的力量。
其四,历史上的贵定一直是省会贵阳的屏障,如今,通过现代高速公路与铁路,贵定已融入省会贵阳的半小时经济圈,某些方面比贵阳市的三县一市还有优势,如何借助这种优势挖掘与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将贵定文化打造为贵阳文化的羽翼,促进贵定经济建设的腾飞,应成为当务之急。
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绝佳之地
记者了解到,本次协商研讨会共收到论文和调研文章66篇。其中,30篇是论文体例,20篇是说明文体例,12篇是调查报告体例,另有1篇序言体例,3篇是讲话致辞体例。文章内容涉及历史钩沉与文化发掘、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茶产业、旅游产业、饮食餐饮、生态文明建设、城乡建设、“三线建设”等等,充分体现了文化多元、视角多维、方法多样、体例多种的特点。据有关负责人介绍,所有参会文章,紧扣本次会议的主题,围绕贵定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掘整理、保护利用与创新发展,进行讨论和建言,针对性强、触及面广、落地性好。文章里面,包含深邃的思想、先进的理论、精当的辨析、炙热的感情;字里行间,体现出参会领导、专家对贵定的真诚关心。
谈及本次研讨会的文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省苗学会副会长、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麻勇斌动情地说,这些文章有三个方面的贡献:一是理论拓展与创新,有深刻而独到的洞见;二是对贵定特色文化资源的发掘和内涵提炼,有里程碑意义的突破;三是针对发展提出建议意见,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行性,对实践层面的工作有积极意义。
麻勇斌告诉记者,以调查研究为基本形式,给贵定党委政府积极出谋划策,是本次会议的中心任务。在所收到的成果中,带着建议性质的文章占70%以上。许多专家学者的文章,立足贵定实际,有很多真知灼见。值得一提的是,贵定县政协为本次会议提交的12篇分类调查报告,资料详实、建言中肯,既为贵定本土文化梳理奠定了新的资料基础,又为参会专家学者提供了极其难得的第一手资料。通过这次活动,专家学者普遍认为,贵定县是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绝佳之地。
贵定的明天将会更加美丽
贵定的九月,是丹桂飘香的时节,同时更是丰收的季节。
研讨会上,贵定县委书记韩勇认为,“挖掘弘扬贵定多元文化,促进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协商研讨会的隆重召开,是贵定县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的一件盛事。
韩勇说,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贵定,区位优越,交通便利,素有“黔中重镇”和“贵阳门户”的称号,是黔中经济区重要的节点城市,随着交通路网的不断完善,贵定的交通区位优势将更加凸显,其中,在昌明设站台的贵广高铁今年年底建成通车,在县城设站台的沪昆高铁明年建成通车。贵定,气候宜人,生态优美。是一座生态和谐、宜居宜业宜游宜农的新兴城市。2011年5月9日,习近平同志在贵定考察时提出“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还要在更高境界上做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生态发展理念。贵定,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佛教圣地阳宝山明清时与四川峨眉山、云南鸡足山并称为中国西南三大佛教名山。
韩勇认为,文化是记忆和血脉的延续,是感情和激情的归宿,更是一个城市繁荣发展的软实力和生命力。在贵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如何秉承优秀文化,挖掘整合贵定多元化文化资源,以文化促进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是贵定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韩勇最后说,贵定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不遗余力地做大做强特色文化品牌,同时,真诚地希望大家一如既往的关心关爱贵定,让贵定的明天更加璀璨、绚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