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办教育 创新工作思路 力促教育公平
——民盟省委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记事
□李 智
近几年来,民盟省委一直关注民办教育,创新工作思路,通过多种形式来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为促进教育公平,改善民办学校办学条件、提高民办教师待遇,提高民办学校教育水平、改变社会对农民工子女的歧视等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创新工作思路 吸引社会力量关注民办教育
2010年,民盟省委联合省计生委、团省委、贵阳市教育局等多家单位,以民办学校为主要对象,共同发起“贵阳是我家主题活动”。此次活动持续3个月,活动内容有作文、书法、绘画比赛,文艺汇演,六一颁奖晚会。在贵阳市各区教育局的积极配合下,有78个贵阳市民办学校参加了本次活动。共收到书法作品500余件、作文460件、绘画680件。有51所民办学校参加了文艺汇演。有8个民办学校在晚会筹备阶段配合电视台拍摄了校内资料片。有60个学生创作了“贵阳是我家”17米长卷儿童画。有30多个民办学校参加了“阳光照亮梦想”六一晚会。晚会于2010年6月1日在贵州电视台3频道播出,获得了社会好评。
活动是多部门联合,对民办教育全面发展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唤起了更多的社会力量来共同关注民办教育的发展。
发挥参政党优势 为民办教育建诤言
我省2005年通过的《贵州省民办教育促进条例》和2011年印发的《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民办教育大发展的意见》,这两个关于促进我省民办教育发展的条例和文件都没有义务教育阶段民办教育的扶持意见和规定。在当前城乡二元结构难以打破、大量进城务工子女还很难接受公平义务教育机会、民办学校是当前我省义务教育中“控辍保学”重要力量和补充的情况下,我省在实施“9+3”教育计划,特别是九年义务教育中仍需重视和支持民办教育发展。民盟省委发挥参政党优势,提出了《“公平教育”理念帮助民办学校发展》、《关于我省进城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建议》等调研报告。2013年7月在与省长的对话会上提出了《加快发展民办教育,巩固提高“普九”成果》,希望引起政府的重视,从政策上引导、促进民办教育的发展。
扩大支教领域 为民办教育做实事
民盟省委长期以来主要开展的是以培训农村教师为主的智力支边工作。在顾久、何力两届主委的带领下,民盟省委创新扩大了支教领域,把民办学校的教师队伍纳入到民盟省委智力帮扶的范围中,开展了系列帮扶培训工作。
以贵阳市南明区林海学校、筑西学校、育才学校等几所民办学校为试点,创新探索民办学校的出路。民办学校的学生多数是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上大学对于他们许多人而言是个不现实的梦想。民盟省委开展了一系列对这些学校的帮扶工作,并引导林海学校走上了“生活教育”的道路,在民办学校开展了励志教育,举办缝纫、手工、种植、养殖等技能培训,帮助这些新生代农民工子女掌握就业技能。目前林海学校发展良好,成为民办学校的一个典范,得到教育部门的重视。
举办民办学校英语教师培训班,试点通过对民办学校教师的培训来促进民办教育的教学水平。针对民办学校教师教学水平偏低,外出培训和接受继续教育机会少等现状,2013年8月,在民盟省委的争取下,省教育厅出资20万元,专门对贵阳市民办学校的100名英语教师开展了为期10天的英语培训。此次培训学时为80学时,由专业培训机构——贵阳新东方学校资深老师进行授课。培训结束后,由民盟省委、省教育厅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办、贵阳市新东方学校共同向参训的100名学员颁发结业证书。2014年8月,民盟省委继续与省教育厅合作,由省教育厅出资52.92万元为培训经费,为全省民办学校培训骨干教师270人,培训共开设英语、物理、化学三个学科。
举办民办学校培训班的宗旨在于帮助民办学校骨干教师掌握新课程理念,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提高课堂基本教学技能,促进民办学校骨干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的提升,提高民办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同时,辐射带动社会各界关心和支持民办教育,促进城乡教育公平。在培训期间,民盟中医学院支部的盟员专家们得知这一信息后,主动提出为民办学校的老师们举办义诊活动,受到了老师们的热烈欢迎,反映出盟员们对民办学校教师的关怀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