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标准化建设 夯实履职基础
——民革省委“八佳基层组织”评选活动侧记
□陈恒礼 杨进亮
“支部有一位老同志,曾经多年不参加支部活动,甚至在接到参加支部活动的通知时,还毫不客气地说:‘不要再找我了,我是不会来的。’但我们每次开展活动后,仍然坚持向他介绍活动情况,还几次登门去看望他。一年以后,这名老党员被我们的诚意所感动,不仅参加了支部活动,而且成了支部活动的积极分子。2011年,这位老同志住院抢救,动脑部手术,昏迷中不断呼叫……我们到医院去看他时,他老伴说,老头子昏迷时一直在喊你们的名字!”7月29日,在民革省委全省“八佳基层组织”评选申报陈述会现场,民革遵义市直八支部代表庞本驹在介绍支部工作时,讲述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
支部把党员当亲人,党员将支部看成温馨之家,正是这股凝聚力让基层支部成为一个团结和谐的集体。民革省直大专院校支部主委齐新潮在陈述支部工作时就表示:“大专院校支部每次都精心组织有意义的活动,党员们不仅都积极热情地参加,而且还经常为更好地开展活动积极出谋划策。”
支部的凝聚力激发了党员们参政履职的战斗力。省直大专院校支部就常年卓有成效地开展了助学帮困的社会公益活动。民革遵义市直八支部每年都会组织送文化、科技、医药下乡等活动;提案调研、积极反映社情民意更是成为该支部的常态工作。为解决遵义市两城区80万人口的大水缸——海龙水库遭受污染的问题,八支部长期跟踪调研,形成的调研报告受到了中共遵义市委、市政府、市政协的高度重视,为此专门出台了保护海龙水库水质的一号文件,促使相部门采取有效措施,使海龙水库的水质从2002年比较接近的4类水质治理为达标饮用水。
“支部的党员来自不同领域、不同岗位,如何激发这些经历、职业、性格各异的党员都能积极参与到参政履职、服务社会的工作中去呢?”民革贵阳市白云区支部主委李宗经在陈述会上强调了“制度”的重要性。白云区支部制订了包括《学习制度》、《参政议政制度》、《组织活动制度》、《社会工作制度》、《宣传工作制度》、《支委联系党员制度》等在内的各项支部工作制度,以制度建设促进组织建设和支部工作,成效显著。仅在助学支教这项活动上,近三年来,白云区支部就发挥自身教师较多优势,坚持每年到帮扶学校支教至少3次,送课下乡2次;还到帮扶学校听课、评课31节,并捐赠资金、教学物品共计3万余元。
民革安顺市直一支部主委吴芳在陈述会上说:“近年来,支部党员主动参与修建‘松山战役黔籍抗日阵亡烈士纪念碑’和‘中山博爱基金会’捐款活动。坚持面向贫困学子开展‘爱心无止境,助学见真情’公益活动,资助10余万元分别帮助20名大学生和20名高中生圆了上学梦。”“近年来,为确保制度发挥实效,让支部工作落到实处,民革安顺市委坚持每年年底对各支部工作进行考核,防止了支部工作计划只停留在纸面上,也激发了各支部争先创优的好氛围。”民革安顺市委主委梅世松告诉笔者。
正如民革省委主委王世杰在陈述会上强调:“优秀支部的工作实践表明,不管是参政议政,还是社会服务,要想取得突出成果,支部班子尤其主要负责人的示范带头作用是关键,同时还要善于发挥支部的特色和优势,能围绕一些重要且切合支部实际的课题连续开展工作。”
笔者从陈述会上了解到,在民革贵州省直贵州大学总支,夏玉芳、张林鸿、安燕、陈前林等一批民革党员中的专家教授,正是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深入开展课题调研和反映社情民意工作,在提案建议、服务农林产业、促进产学研结合、公益讲学等方面,都作出了切实贡献。而民革贵州省直纳雍总支近年来积极参与民革中央在纳雍开展的“同心·博爱”行动,努力做好民革中央、民革省委以及其他民革组织援建项目的落实与监督服务工作。目前,共争取和引进援建项目54个,修建希望小学5所,建设中心村卫生服务中心5所。在各类项目建设中,民革纳雍总支积极履行“一督二查三汇报四引进”的服务职能,努力将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在申报陈述会上,各参评支部利用精心制作的PPT报告,展示了大量图文并茂的丰富资料,从组织建设、参政议政、社会服务、支部特色等方面,全面介绍了支部近年来的工作实绩和社会反响,展示了民革基层组织和民革党员积极参政履职的责任意识和热情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表现了支部和谐团结、蓬勃向上的活力。一次次精彩的陈述、一幅幅生动的照片、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充分展现了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以及支部工作的丰硕成果,赢得了各位领导、评委、听众的阵阵掌声,使与会人员深受感染和启迪。
从今年3月开展“八佳基层组织”评选活动以来,民革全省各级组织精心组织,认真筹备,积极申报,先后从70多个基层组织(支部)中遴选出20个支部参加了这次评比。通过采取按考核标准评分和现场陈述打分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考察各支部在自身建设、参政议政、服务社会等方面的表现,民革贵阳市委白云支部、民革贵阳市直三支部、民革贵阳市直二支部、民革安顺市直一支部、民革纳雍总支、民革遵义市直八支部、民革铜仁市直一支部、民革省直贵大总支荣获民革贵州全省“八佳基层组织”荣誉称号。
本次评选,对广大基层支部触动很大。民革都匀市委三支部主委令狐庆在正式评选前的调研座谈会上表示:“民革省委开展的这次工作很好!多年来都感觉支部工作比较虚,指向性也不强,这次评比确立了评判支部工作的规范和标准,这对明确支部建设方向、完善和推进支部工作很有帮助。”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评选的过程,尤其是各支部汇聚一堂召开申报陈述会这种方式,也是各支部互相交流、借鉴的好机会。一些没有参评的支部负责人,在陈述会当天也纷纷来到现场观摩学习。而参评支部负责人在感叹准备申报工作辛苦不易的同时,也表示:“在准备、创建的过程中,感觉支部建设的思路更清晰了,规范性也更强了。”
成功入选八佳基层组织的民革贵阳市直二支部,其陈述人梁昱在申报陈述会上就总结道:“通过参评工作的学习、动员以及资料整理,提升了支部的凝聚力,强化了支部的执行力;通过对照与整改,促成了支部工作的标准化。”该支部主委孙向军则在会后告诉笔者:“要做好支部工作,关键是要凝聚人心,要让每一个党员都爱上这个组织,支委之间也要团结协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让大家自觉地多为社会作贡献。”在从“要我评”到“我要评”的转变中,支部在感受压力的同时也激发了动力,支部成员在增强荣誉观念的同时更增强了参政履职、服务社会的责任感。
王世杰告诉笔者:“民革贵州省委开展‘八佳基层组织’评选活动,是贯彻落实民革中央、中共贵州省委统战部关于开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学三贡献’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举措,也是对省委会去年开展‘支部建设年’活动的阶段性总结和检验。‘八佳基层组织’的评选,要起到树立标杆和推广经验的作用;民革全省各级组织要以此为契机,完善制度,扬长补短,巩固和进一步推进支部建设。”
“评选优秀支部不仅是为了树典型,更主要的是通过评选来推进支部的标准化建设,夯实民革全省参政履职基础。”民革省委秘书长邓文淼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