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着力“建千家商会 引万户企业”
本报讯(记者 董 瑶)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实施“两加一推”和工业化、城镇化战略,特别是民营经济三年倍增计划的实施,全省民营经济发展迅猛。目前,全省民间商会组织达到1178个,其中省级商会58个、市级商会229个、县级商会891个。与此同时,一些长期在外经商办企业的贵州人,随着企业规模扩大、社会影响力提升,以及抱团发展的需要,也纷纷组建了异地贵州商会。目前,北京、广东、重庆、四川、云南、陕西等16个省(区、市)都相继成立了贵州商会。
据了解,我省将以商会建设为载体,通过商会和民营企业家,发挥商会亲商、识商、引商的商缘人脉优势及其亲和力,来实现以商联商、以商招商,大力引进、培育和壮大市场主体。
一是加快推进各地商会建设。按照到2017年“建千家商会,引万户企业”的工作目标,鼓励民营企业领军人物作为发起人组建商会,大力发展民间商会,支持“一地一业多会”建设,确保今年全省将建设各类商会组织100家以上,其中省级贵州异地商会10家,异地贵州商会10家。要鼓励会员引荐企业,以企招商,引进外来投资者,努力形成“引进一个,带来一批”的产业集聚发展效应。
二是支持各类商会发展壮大。认真贯彻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精神,重点培育和优先发展行业协会商会,激发社会组织活力。要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根据商会性质,构建政府与商会之间的良好互动伙伴关系,进一步加强对商会的服务管理,切实维护商会企业的合法权益,努力营造发展壮大商会的良好氛围,提高商会的知名度和社会认同感,引导商会健康发展,形成企业发展和民间商会的双赢局面。
三是探索打造商会总部经济。目前,我省民营经济中大企业不多,“散、小、合力不强”特征显著。通过商会民间组织的力量,可以将各个中小企业组织起来,使其在商会内部实现优势互补、互帮互促,促进企业抱团共同成长。据了解,贵州广东商会、河南商会等很多商会都有筹建商会大厦的愿望,他们期望通过建设商会总部大楼,打造商会一条街,形成总部经济,使其成为会员企业的合作交流中心、创业发展中心、产品展示中心和企业家俱乐部,使商会这个平台真正成为集聚物流、人流、信息流等资源要素的有效手段和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