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0期 本期15524版 当前A2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4-04-09

广泛合作 内引外联 技术推广

——黔东南自治州2013年智力支边工作见闻

□见习记者 何 博

  2013年,黔东南自治州紧密围绕“广泛合作、内引外联、技术推广”智力支边工作主旨,努力争取和联系各民主党派省委、州委,省、州工商联等开展智力支边工作,加大引资引智工作力度,力所能及帮助贫困山区农村改善基础教育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帮助农村进行新品种的养殖、新技术推广运用,为助推黔东南自治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贡献。

  以下是记者在黔东南自治州的采访见闻——

  争取各级合作 促进广泛交流沟通

  该州一是通过民盟省委和民盟省直支委的牵线搭桥并组织开展智力支边活动。民盟广州市委教育服务联谊会、广东狮子会花城明珠服务队到榕江联合举办暑期教师支教培训活动,参加支教领导和专家一行16人对榕江县中小学教师开展了为期三天的一系列培训;黔东南自治州的非公企业5家对口帮扶报京乡发展产业,并签订了辣椒、小米、黑木耳等种植收购帮扶协议,协助落实核桃种植面积5000亩,辣椒1200亩,冬桃800亩,帮扶资金20万元,受益农户300余户,带来直接经济效益300余万元,为农村实现同步小康奠定了基础。

  二是通过民建省委和民建黔东南州委开展智力支边活动。民建中华思源工程在黔东南自治州为黄平、雷山、镇远成功申请到医疗救护车3辆,价值30万元,改善了三县医院医疗设施和提高了医疗救助水平;以民建省委开展“同心园丁·培训计划”为契机,引进英国剑桥大学、帝国大学等8名教师在黄平民族中学开展为期7天的基层英语教师口语交流活动,培训英语教师200余名;民建黔东南州委还积极组织调动州内民建会内资源为黄平县巢虎屯村毛黎藤组道路硬化和岑巩县水尾镇马家寨村等开“稻田养鱼”、“果蔬栽培”等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并资助水泥80吨和资金2万余元进行新农村建设。

  三是通过民进黔东南州委开展智力支边活动。前往凯里市旁海镇、剑河县岑松镇以及州特殊教育学校开展送医送药活动3次,捐赠药品价值及免除体检费用共计3700余元;开展凯里市农村家庭葡萄栽培技术培训6期,培训农民300余名;组织州农业科学院专家赴从江县往洞乡开展特色农业种植技术培训,培训村民120余人;同时,还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引进发达地区民进会员在锦屏县敦寨镇新城区实施供排水项目,该工程预计总投资7500万元,为该县水资源保护作出了贡献。

  四是通过农工党省直黔东南支委开展智力支边活动。利用农工党优势,组织农工党医疗专家赴剑河县岑松镇、从江县翠里乡高华村等边远缺医少药山区,开展“同心·送医药下乡暨义诊”活动,为群众免费发放1.4万余元的常用药品和常见病、多发病防治宣传资料,受益群众3000余人,并向岑松镇医院、高华村卫生室赠送万余元的医疗办公实施。

  五是通过致公党省委牵线搭桥开展智力支边活动。组织牵线动员江苏省南通吉瑞德旅游服务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琴英向从江县往洞镇托苗小学捐赠了200套课桌椅、10套讲桌和教师办公桌,价值6万元,将学校的全部破烂不堪的课桌椅全部更换,从此,托苗小学教学基础设施焕然一新。

  六是州工商联紧紧依托自身特色和优势积极开展帮扶活动。组织非公企业参与启动“一生一本·同心助学”活动,捐赠物资达240余万元,惠及全州670所学校近4000名学生;围绕新农村建设,积极推进“千企助村”活动的开展,组织全州607家企业先后参与帮联637个村,投入资金、物资约6000余万元。

  发展对外联系 力争社会力量支持

  内引外联始终是黔东南自治州开展智力支边工作的重要措施,通过对内引导对外联系,该州密切联系境外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开展引资引智工作,促进智力支边工作的有效开展。

  ——围绕黔东南自治州工业化、城镇化建设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绍兴市机械工程学会书记、常务副秘书长王秋农先生牵线搭桥,得到绍兴中等专业学校的积极响应,并免费为州职中教师举行跟岗学习培训一期,帮助州9县12名职中教师进行为期30天的培训。

  ——通过内引外联改善黔东南自治州教育设施落后的现状。从绍兴爱心企业和人士中动员支持黔东南自治州农村教育基础设施的改善,为丹寨县长青小学捐赠了一批电化教学投影仪、航模器材、多媒体设备、室外音响、衣服、毛毯、钢笔等物资,共计价值6万元。

  ——通过媒体的宣传牵线搭桥。绍兴晚报记者组织绍兴市佛教协会和爱心人士为长青小学筹集捐赠爱心善款7万元,专门成立爱心基金,帮助学校品学兼优的孩子好好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