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0期 本期15508版 当前A2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4-04-03

织乡村路网 筑康庄大道

——道真自治县大力发展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纪实

□本报记者 潘 建

  近年来,道真自治县始终致力于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实施了二级公路改造、通乡油路建设等重点工程,交通条件逐年改善。但由于历史、自然等原因,加之修路成本高、县级财力弱,一度时期因匹配难,少要或不要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设仍较滞后,路面等级、养护水平、通行能力、网络层次相对较低,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满足群众的意愿。为了切实改变交通落后现状,县委决定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县域经济发展、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基础工程、先导工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于2012年6月召开县委全会专题研究部署农村公路建设大会战,并及时启动了投资1.02亿元、里程239公里的农村公路建设工程,其中通村油(砼)路23条共200公里。

  通过一年的努力,目前全县除3个社区外的80个行政村,已有71个行政村通了油(砼)路,占总数的88.8%;全县14个乡镇中,有5个乡镇实现了100%的行政村通油(砼)路,占总数的35.7%,有253个自然村实现了通达目标,占总数的91.3%,实现了通客运车辆的村100%通油(砼)路,全县交通条件初步改善。

  高起点规划

  在作出加快全县农村公路建设决定之前,县几家班子先后深入乡镇调研,现场实地踏勘,多次组织考察,聘请专家论证,结合实际完成了“一环三高四横四纵”的骨架路网规划和村级路网规划。提出了“强基升等、成网畅通”的总要求、“适度超前、民生为先、转型升级、建管并重”的总原则、“对外连接畅通、出入县城便捷、乡镇之间循环、方便群众出行、服务产业发展”的总目标,明确了2012年至2016年,力争新(改)建农村公路800公里以上,新(改)建桥梁20座1000延米以上,实现已通客运班线的农村公路100%的通油(砼)路、100%的建制村通油(砼)路和客运车辆、原建制村100%通达等“三个100%”的目标,实现乡镇与乡镇、村与村之间的公路闭合,建成以县城为中心的“一小时经济圈”。通过制定规划、完善思路、明确目标,明确了农村公路建设方向。

  高标准建设

  结合实际,制定出台了《道真自治县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道真自治县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办法》,严格按照农村公路工程技术相应标准设计、施工,确保工程质量。村级公路建设按照四级公路标准实施,路基宽度4.5米以上,原则上路网骨架公路路基宽度要达到5.5米以上,重要的路按6.5米设计。村级公路按200米左右设置错车道,满足农村客运班线的基本要求。

  高强度管理

  首先制定出台了《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农村公路建设工程管理实施细则》、《农村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等制度办法,确保公路建设有章可循。建立了“政府监管、社会监理、企业自检、群众监督”四级质量监管体系,实行技术、行政、社会监督三管齐下、全面覆盖。成立了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监督组,每条公路配备1名交通局领导、1名乡镇领导和3名以上现场监管人员;县人大、县政协每年组织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对农村公路建设进行视察,发现问题,督促及时整改,确保工程质量。廉洁建路方面,坚持公开招投标或竞争性谈判,防止“暗箱操作”,实施“阳光工程”。

  高效率整合

  一是积极争取上级补助。全县上下紧紧抓住国家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机遇,切实做好拟建公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积极向上申报、跟踪衔接,争取国家和上级的支持,2012年,共争取上级项目资金5760万元。同时,为抢抓国发2号文件带来的发展机遇,道真自治县与遵义市交通运输局签订了《抢抓机遇推动交通先行奋力后发赶超合作框架协议》,为推动道真自治县交通运输发展提供了更多支持和帮助。

  二是加大县级资金投入。2012年,县级财政自筹资金1300多万元,并从2012年起每年预算1000万元以上作为农村公路建设管护资金,随着财政收入好转,逐步提高农村公路建设管护投入。对于公路水毁修复工程和公路大修、中修养护工程,采取向县财政专项申请、向上争取项目资金予以解决,为农村公路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三是有效整合各类项目。在省市财政、发改、扶贫、移民、烟草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道真自治县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捆绑使用、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整合捆绑财政、发改、扶贫、移民、烟草等部门公路项目资金2000多万元用于农村公路建设,强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在2012年,启动通村油(砼)路23条200公里、产业路3条18公里、镇际连接线1条21公里共239公里,总投资达1.02亿元。

  四是多方筹措建设资金。坚持敢于适度负债的理念,积极向银行贷款修路。引导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以多种方式支持农村公路发展,鼓励在外创业成功者返乡捐资捐物修桥修路,通过转让农村公路冠名权、路边建筑控制区外的土地和其他资源开发权等方式筹资,用于农村公路建设。

  五是积极落实优惠政策。在县农村公路建设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全县各级各部门主动为农村公路建设开绿灯、行方便、优服务、作贡献。发改、财政、税务、国土、农业、通讯、林业、建设、公安、水利、电力、环保等相关部门在职责范围内积极为公路建设项目享受优惠政策创造条件,对因修建公路所需的土地征占、林木砍伐、临时料场、炸材使用等手续及时办理,免收县级相关费用,为全县农村公路建设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六是加强专项资金监管。2012年,该县交通建设投资是有史以来最多的一年,资金管理尤为重要,该县严格执行《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管理制度》,严格建设资金专账存储、独立核算、专款专用,按程序拨付工程建设资金;无侵占、截留、挤占、挪用工程资金的情况,从而保证了工程项目资金安全有效使用,为工程顺利建设提供了保障。

  高投入养护

  道真自治县始终坚持“建管养运安一体化发展”思路,制定出台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办法》,明确了“县乡道县管、村组路乡管”的养护主体责任。县财政按县乡公路每公里4000元预算养护资金,村组公路每公里由县财政预算900元、乡镇承担300元养护资金,今后随着财政好转逐年提高养护标准。组建了16个道班63名养护工人的养护队伍,对县乡道进行常年专业养护;将通村路、村与村之间的连接路和重要的通组路、产业路,向村民公开承包,责任到人,进行经常性、常规性养护;其余通组公路分段划给沿线受益村民组“以奖代补”进行养护,做到有路必养。加大路政巡查密度和流动治超工作,严肃查处各类违反公路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重点遏制恶性超限运输行为,切实巩固公路建设成果。在农村公路建设工作中,道真自治县始终坚持安保设施与公路建设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投入使用“三同时”原则,同时每年安排不低于200万元用于安保设施建设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