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79期 本期14858版 当前B4 上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3-11-29

用足职能优势 做实发展文章

——平坝工商开展驻村帮扶工作纪实

□付 倩

  平坝县工商局按照省、市工商局和县委组织部驻村工作安排,以饱满的热情、务实的作风,深入7个村开展定点帮扶工作。通过充分发挥工商职能优势,“造血”与“输血”并举,做好帮扶文章,促进了帮扶村的发展。

  摸清村情 明确目标 密切了干群关系

  去年初,带着深厚感情和沉甸甸的责任,平坝县工商局5名分局局长、2名股级干部作为“两万干部下基层”帮扶活动派出的驻村干部,分别进驻该县高峰镇岩孔村、马场镇甘河村、天龙镇山背后村、夏云镇叶坪村及乐平乡山架村、大尧村、谷芒村。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们很快沉下身子、克服困难,吃住在村,送政策、办实事、解难题、助发展。

  开展逐户走访,做到“三深入三了解三明确”。即深入致富能手和贫困户家中,了解帮扶村经济发展现状、农民增收渠道、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等情况,明确今后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方向;深入党员、村干部家中,了解村委班子现状及存在问题,明确搞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主要任务;深入田间地头、农舍作坊,了解农业生产及农民所需市场信息情况,明确帮助村民致富增收切入点和着力点。在此基础上,确定“生活上扶贫、精神上扶志、经济上扶业”的总体帮扶目标,并提出发展微型企业、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改善村容村貌等具体发展目标,力求有针对性地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一年多来,驻村干部向村民宣传国发2号文件、黔党发15号文件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宣传省政府大力扶持发展微企的“3个15万元”政策;发放《省工商系统干部到基层挂帮活动便民联系卡》650份,注明挂帮干部姓名、职务、联系电话及挂帮内容,便于村民与其联系。驻村干部和群众“坐在同一条板凳上”,密切了彼此的关系。

  解决难题 办好实事 情暖了百姓心窝

  在力所能及范围内为群众解决最直接问题,是树立群众发展信心的当务之急。一年多来,平坝县工商局共向帮扶村资助3.3万元,向省工商局争取31.5万元、协调相关部门1万元,重点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村民生活水平。

  谷芒村和大尧村地处深山,饮水均靠山下水源,因原有饮水设施年久失修,人畜饮水困难。经深入调研,该局联系乐平乡水利站对两村人畜饮水工程改造进行设计,并分别资助9000元,由村里投工投劳修建蓄水池,将抽水管道换成大管道,解决了人畜饮水困难问题。春耕时节,该局为岩孔村、甘河村、山背后村、叶坪村和山架村送去10吨化肥支援春耕生产;七一期间,驻村干部走访7个驻村点10名困难党员,送去慰问金2000元;炎炎夏日,驻村干部联系车辆,向25户贫困留守家庭赠送价值1.25万元的洗衣机……

  省、市工商局领导先后到该局帮扶村检查指导工作,对驻村干部心系群众干实事表示肯定,并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省工商局拨付的资金已分别用于8个项目:维修岩孔村进村公路2公里、山架村通村公路3.5公里,为夏云镇叶坪村修水窖顶层、建甘河村老年活动中心等。

  在驻村工作中,该局注重协调交通、农业、畜牧等相关部门的资金、项目支持。叶坪村驻村干部与村支两委从县交通局争取到从叶坪村村口到高寨组200米水泥硬化资金1万元;另有一些其他项目正在协调。

  调整结构 抱团发展 铺就了致富之路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平坝县工商局致力于帮扶由“输血”向“造血”转变,充分发挥部门优势,向农民宣传发展微企、农专社、商标注册及订单农业等知识;积极支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找准比较优势、理清发展思路,助推传统种养农业向现代特色农业转变。

  位于天台山景区附近的天龙镇山背后村,区位条件较好,适合发展养殖业,但缺乏集约经营理念,生产方式落后。村民习惯在自家屋顶养猪养鸡,人畜混居,不仅影响村寨环境卫生,造成疫病传染隐患,且经济效益差,农民人均年收入不到1000元。驻村干部同村支两委一道,拟定了“产业强村、旅游兴村、微企活村”的发展思路。安顺市工商局局长杜林林到该村调研时,引导其建科学规范的养殖场,走集约经营道路;省工商局局长杨正国带队亲临该村进行调研帮扶,肯定了市、县两级工商局的帮扶思路,并划拨15万元修建一条1.8公里的通养殖场公路。目前,该村正规划建设占地120亩的樱花园、筹建占地150亩的养殖场,将在屋顶发展养殖的17户村民迁入养殖场,可吸纳88名村民就业。

  谷芒村土质好,适合发展种植业,但农产品仅在本地零星销售,市场狭小难有显著的经济效益。驻村干部建议成立农专社或微企,实行“企业+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大力发展生姜、高粱种植及订单农业,让农户“抱团”闯市场。村支两委深受启发,目前已申报登记以种植为主的微企。

  自帮扶以来,该局因地制宜为所驻村理清发展思路,共引导申报微企和农专社21户,其中部分已申报成功、获得资金扶持。

  健全制度 巩固组织 提高了战斗能力

  村党支部是党在最基层的战斗堡垒,是村级组织及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在帮扶工作中,平坝县工商局注重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致力于建成“五好”党支部(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活动开展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抓好一支素质较高的村干部和党员队伍。

  乐平乡大尧村是全县15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之一,去年底该村党支部书记去世后,未能及时选出的合适的继任者,现任村委主任又不是党员。该局了解情况后,联合帮扶该村的市安监局向乐平乡政府推荐乡水利站站长任村支部书记,并指导村主任申请为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对象。

  在叶坪村,驻村干部积极参与村务监督委员会代表选举,并对如何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作用,促进村务公开、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出谋划策。在甘河村,驻村干部化解该村与邻近佳林村因山林权属问题及村民间矛盾引发的纠纷16起,促进了地方和谐稳定。

  岩孔村招果组和岩孔组因取水点“双眼井”管辖权存在争议,常引起村民矛盾,多次调解都未达成协议。驻村干部了解情况后,分别与村支两委研究解决办法,并反映给高峰镇党委。今年6月,促成镇党委、村支两委组织调解,两个村民组协商一致并拟定协议书,解决了久拖不决的纠纷。

  一年多来,该局共为帮扶村建立完善党建工作制度15个,参与选举4次,与村支两委共同解决矛盾纠纷26起,有力提升了村级党组织建设水平,使村党组织真正成为带动村民致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坚强战斗堡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