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韩国过端午
□仲伟朴
去年,我应定居韩国的叔叔婶婶邀请去他家做客,正好赶上端午节,也顺便领略了韩国的端午风情。叔叔当年去韩国留学,遇到了读中文系的婶婶,两人很快坠入爱河,叔叔毕业后就留在了韩国工作,娶妻生子。
到达当天,由于叔叔忙着上班,堂妹还在上学,家庭主妇的婶婶就去机场接我。婶婶是地道的韩国人,和韩国所有的女性一样,婶婶结婚前拼命工作赚钱,结婚后辞去工作,在家安心做家庭主妇。叔叔家位于市区和郊区之间,一处古色古香的民房,看起来也有一些年的历史了。婶婶告诉我说房子是上世纪60年代建设的,原来的主人是婶婶的叔叔,后来举家移民到美国,房子就送给叔叔婶婶了。
端午前一天,婶婶首先带我去附近的大超市,我问她是否是去买粽子,由于对中国文化也颇为了解,婶婶告诉我,中国和韩国的端午节不一样,韩国端午并不吃粽子,更没有龙舟比赛。韩国人过端午节会吃“车轮饼”,所谓“车轮饼”,就是用蒸好的艾叶放在籼米面里揉,一直到揉到面变成草绿色,然后做成车轱辘模样。这是端午的特色食品,就像是中国的粽子一样是必备品。一般嫌麻烦的人家会去买一些回来吃,但是婶婶觉得外面买的东西价钱贵,口感不一定好,所以自己买了一些面料回来做。在厨房里,我给婶婶打下手,“车轮饼”出炉以后,婶婶首先让我品尝,我拿起一个放在口中品尝,甜而不腻,舒爽可口,别具特色。
当天晚上,在首尔念高中的堂妹回家了,令我讶异的是,堂妹雅真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雅真告诉我,在韩国,压力大,竞争激烈,她的很多同学从进入高中起都想方设法多学点东西,以便将来能更好地扎根于这个社会。有不少人高中念了一半就去日本读书了,两三年后回来可以说一口流利的日语,还可以带着“海龟”身份。
在韩国,你会说的语言越多,就越受人尊敬。堂妹有个纯中国血统的爸爸,叔叔自小就意识到这一点,因此在和女儿相处的时候尽量多说汉语,也教她写汉字,读汉语书,在长时间的耳濡目染之下,她现在的中文水平虽不能和地道的中国人比,但是也基本上没啥太大的问题。
端午节当天,韩国学校放假,堂妹带我去参加一年一次的端午节庆祝活动。她跟我说韩国人比较重视端午节,在韩国,端午节的地位仅次于春节。端午是个全民活动,几乎所有人都会参加。政府每年都会组织庆典活动,事先布置好可以让市民体验传统民俗的场地。大家可以在这里学习制作菖蒲皂、品尝端午食品和传统茶道等,更有端午歌咏大赛、家庭主妇选拔大赛、端午壮士摔跤大会等活动节目等着大伙参加。听完堂妹的介绍,我心想韩国的端午活动还真是多姿多彩啊!
雅真带着我去附近的店面租了一套韩国传统的服装,这是我第一次穿韩国的传统服装,以前在电视上看的时候,只觉得像孕妇装。现在穿在身上,觉得更好笑。不过一看周围人都是这个打扮,我也就释然了。然后雅真用菖蒲根做成簪子别在我头上,她告诉我,在韩国,端午节的时候男人们将菖蒲根缠在腰上,女人们用菖蒲根做成簪子别在头上,孩子用菖蒲水洗头发,这象征可以防止头痛和灾厄的发生,也可以用来祈求身体健康和福运;然后雅真带着我一起去荡秋千,我心想这么大人了,荡什么秋千啊。雅真对中国文化颇为感兴趣,她说,端午最有代表性的娱乐活动就是女性聚在一起荡秋千,男人聚在一起摔跤。这就跟中国人过端午划龙舟比赛一样。端午当天,也有将晒干的艾叶放在大门旁边以除灾驱邪的习俗,这一点倒是和中国和相似。
天黑以后,我和表妹一块打道回府,虽然累了点,但是在异国他乡过了一个别样的端午节,我心里倒是很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