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剑河县同步小康驻村干部着力当好“四大员”
本报讯(袁凯松 记者 刘启靖)近年来,剑河县选派500名干部(含省州选派)深入开展同步小康驻村帮扶工作,切实当好帮扶村的方针政策“宣传员”、经济发展“服务员”、组织建设“指导员”、和谐农村“管理员”,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及时传达落实党的政策方针,优化农村党员队伍和村级班子结构,增强农村经济发展后劲,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方针政策“宣传员”。以国发2号文件及党的十八大精神为依托,通过召开村民大会、发放宣传材料、走访入户、“大喇叭”广播等多种形式,深入宣讲党的富民惠民政策及法律、农业科技等知识。今年以来,该县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共开展政策、法制宣讲及农技科普知识培训会336次,受教育群众近万人。
——经济发展“服务员”。紧抓省、州、县产业发展方向及扶贫开发政策,深入村组调研,帮助理清发展思路,制定村级发展规划,以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推动帮扶村发展。通过开展智力帮扶、项目帮扶、产业帮扶,推动农村经济蓬勃发展和促进群众增收致富,力争2018年前全县所有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000元。目前,全县已制定完成110多个村级发展规划,创办农业产业合作社73个,协调发展产业及基建资金200余万元。
——组织建设“指导员”。及时帮助帮扶村调整和充实村级班子,按照村“三大员”1:2的比例培养村“两委”后备干部,为村级组织换届物色好和培养好人选。指导全县重点帮扶村成立了100个驻村工作小组,相应建立临时党支部、临时党小组,切实把农村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科学发展、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的坚强领导核心。
——和谐农村“管理员”。配合协同各级各部门深入帮扶村开展民情走访、矛盾纠纷排查,了解帮扶村群众在征地拆迁、劳动保障、产权纠纷、库区移民及惠农政策落实等方面存在的社会矛盾,及时排查化解,消除隐患。以推进村民自治为目标,综合管理人口计生、安全生产、信访维稳、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农业发展等各项工作,强化基层民主,构建和谐农村。截至目前,共走访农户1800余户,排查、调处矛盾纠纷120余起,解决热点难点问题118个。